跳至主要內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XinYang's Blog大约 3 分钟诗歌散文

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

这里的不如并不是说前面所说的比不上后面所说的,恰好是有了前面所说的基础后,才会是不如做后面的事,很多人就真的认为读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并不是,而是应该有读万卷书的基础后,再去行万里路,后面依次都是这样,否则只顾先行万里路,只不过是浪费时间,最终一事无成,只能留下证明你去过的地方。

只读万卷书,大多数人都是读的死书,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境界。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是读了多少年书,掌握了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死搬教条。

一味只读万卷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的悟性并不是天生就打开的,此时脑子还处于不“开窍”的状态,即便是去读那些有“高深莫测”智慧的书,或是无法发生同频共振不知所云,或是只停留在“知识”和“智力”的层面,不能转化为自己真实的体验。没有打开悟性的学习容易让人越学越不自信、越学越觉得自己“无能”!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不是让你只读万卷书或者只行万里路,我反而认为这两个同等重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再去行万里路会更好,但是如果“悟性”还没打开,难以理解知识,不如可以先试试行万里路。

而行万里路并不只是让你看风景,而是让你看清人间百态、体验不同的人生生活或人生轨迹,从而印证书上的知识,学会将书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当中,或许正是可能因为你行了万里路而让你大彻大悟、茅塞顿开。

前面所说的行万里路让你看清人间百态实际也是让你学会学会阅人无数,这个过程也是让你去结交不同的人,而不是只顾看风景。阅人无数,让你感受不同的观点之间的碰撞,感受别人与你不一样的观点,在这之中学会进步。

行万里路而后阅人无数,最终达到进步的效果,这个过程也是相当费时间的,有些人可能几年,有些人可能是十年甚至几十年,所以,有时候可能需要有名师能够“点化”你,就可以让你少走许多弯路,节省大量时间。

最后一句的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这里也并不是说并不依靠名师指路,而是说如果一味只求名师指路是得不到进步的,要学会自己开悟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自己永远都不能独当一面,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如果只是依靠名师指路,自己也是老是走之前的人走过的旧路,可能难以创新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无论是哪个社会,人们都需要有一定的悟性,无论什么社会,从事什么事业的人们也都需要具有一个的悟性,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们才是“道”的拥有者、获益者“道”,才会享受的一生的。

人内在的智慧出不来,主要是因为被痛苦的情绪遮蔽住了,而打开悟性最快的路,就是通过解除和疗愈痛苦,解除痛苦之后,人的悟性自然会打开,内在的智慧自然会显现,所有的智慧也都会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