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XinYang's Blog大约 3 分钟诗歌散文

典故

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他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眼看天色已晚,他心里非常着急。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走过来,邀他到自己家里去。屠夫与秀才谈得很投机。于是屠夫随口问秀才说:“先生,万物都有雌雄,那么,大海里的水哪是雌,哪是雄?高山上的树木哪是公,哪是母?”秀才一下被问呆了,只好向屠夫请教。屠夫说:“海水有波有浪,波为雌,浪为雄,因为雄的总是强些。”秀才听了连连点头,又问:“那公树母树呢?”屠夫说:“公树就是松树,‘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是母树,因为‘梅’字里有个‘母’字。”秀才闻言,恍然大悟。秀才到了京城后,进了考场,把卷子打开一看,巧极了,皇上出的题,正是屠夫说给他的雌水雄水、公树母树之说;很多秀才看着题目,两眼发呆,只有这个秀才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不久,秀才被点为状元。他特地回到屠夫家,奉上厚礼,还亲笔写了一块匾送给屠夫,上面题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不能随便滥用的。要想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你就必须先有十年书的基础,有一定的积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就是听圣贤给他读十年书也不会胜过一句话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本身就是大学问,读书不能一味的埋头苦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这是读书的一个层面。读书的另一个层面就是访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其中,行万里路就是要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善于寻找良师益友,拜访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贤德之人

诗人陆游有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时,作为拜访者一定要放下架子,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正心诚意的求教。此两者缺一不可。要想成为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人,一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一个愿意虚心接受别人有益建议的人。这样的人就会像海绵吸水一样,持续不断,反复吸取,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这样就能下学而上达,提升自己的智慧,从而思想的火花才能喷薄而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遇到高人的时候一点就通,一触就发。所谓的“灯不点不亮,鼓不敲不响”。

一个人最大的运气,不是捡到钱,得到一点小便宜,而是在某一天遇到一个人,打破你原来的思维模式,提高你的认知水平,开启你的智慧,进而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带你走上更高的平台,帮你选择合适的风口,让你乘势而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高山流水遇知音,可遇而不可求,一个人只有道德涵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得到良师益友,才能得到高人的指点。一句话:只要耕耘,不问收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文中部分出处open in new window